迈畅历史人文网
首页 > 历史名人 > 开元三大士之善无畏生平简介

开元三大士之善无畏生平简介

善无畏(637~735),梵名音译戍婆揭罗僧诃,或译为输波迦罗,直译为净狮子,意译善无畏。中印摩揭陀国人。他的先代出身刹帝利,因国难出奔乌荼,做了国王,承传到他,十三岁就依父亲佛手王的遗命即位。兄弟们不服,起兵相争,他于平乱之后,让位于兄,决意出家。先至南印海滨觅得殊胜招提,修习法华三昧。

又由水路搭乘商船,游历中印诸国,密修禅观。及到摩揭陀,访国王,王妃原是他的女兄,他们了解到善无畏舍位出家的经过,大加敬重,由是名声远播。他曾把自己所携传国宝珠施给那烂陀寺,装饰在大佛像的额端上。

后归依寺内以禅、密著名的长老达磨鞠多,研习密教,受到鞠多的赏识,将总持瑜伽三密及诸印契完全传授给他,得了灌顶,号为三藏。他又周行各地,遍礼圣迹,方便诱化。

八十岁左右,依着师教东行弘法,携带梵本,经过北印迦湿弥罗、乌苌等国,到了素叶城,应突厥可汗之请,讲《毗卢遮那经》,然后再前进通过天山北路,达于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宝应)。因为他的声誉早已传至汉地,唐睿宗特派西僧若那和将军史宪,远出玉门迎接。他于716年(唐玄宗开元四年)到达长安,被礼为国师。

先住兴福寺南塔院,后迁西明寺;玄宗并严饰内廷道场,尊为教主。717年(开元五年),开始在西明寺菩提院译出《虚空藏菩萨求闻持法》一卷。写定进内之后,即有敕令将带来的梵本全部送藏内廷。从此他便注意另访未译的密典梵本。先有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无行求法,游历南海、东印、中印各地,曾住大觉、那烂陀等寺闻法,并访求梵本。

学毕回国,途经北印病卒(见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所将梵本,由同行者带回中土,存于长安华严寺。善无畏和一行同往选取前未译过的重要密典数种。724年(开元十二年),他随玄宗到洛阳,于724、725年间(开元十三、十四年),在奉先寺译出《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等三种。

732年(开元二十年),他曾请求还归印度,优诏慰留。735年(开元二十三年)得病,十一月卒于洛阳大圣善寺,年九十有九。740年(开元二十八年)葬于龙门西山广化寺。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于塔院侧建碑,其李华撰文。

主要成就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善无畏以八十高龄抵达中国长安,玄宗礼之为国师,奉诏住兴福寺南塔院,后移西明寺。翌年,奉诏于菩提寺译经,译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此后,致力于翻译密教经典,为密教传至中国的先河,与后来的金刚智、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共同奠定中国密教的基础。

密教的根本经典《大日经》,又名《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共七卷,由善无畏口译,一行记录而成。其后又由一行编纂,加以注释,撰成《大日经疏》二十卷。此外,尚译有《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羯啰经》各三卷。

善无畏于开元二十年上表奏请返回印度,但未得准许。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示寂,世寿九十九,法腊八十,葬于龙门西山广化寺。付法有宝思、一行、玄超、义林、智严、喜无畏、不可思议(新罗僧)、道慈(日僧)等。

自唐武宗废佛后,密宗在中国也随之衰微,只有善无畏所传的胎藏部密法,由不空传惠果,再传日本空海,和金刚智所传的金刚部密法相并传习,直到今日仍流传于日本。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射手座历史名人 希腊神话人物列...
希腊神话人物列表-人格化的概念的神 希腊神话中有很多神是将精神上的概念拟人化的结果。 英语 中文名 描述 Achlys 艾柯吕斯 雾之女神,特别指代死亡之...
河南历史名人 南宋第一明君宋...
陈俊卿,作为宋孝宗时期的名相,不仅在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其家族后代也颇受关注。陈俊卿的子孙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 一、陈俊卿的生平与...
白羊座历史名人 潘金莲隐藏的小...
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金瓶梅》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广为人知。武大郎,一个身材矮小、相貌平平的市井小民,却娶得如花似玉、美艳动人的潘...
射手座历史名人 未解之谜溥仪与...
在中国近代史上,爱新觉罗·溥仪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皇帝到平民的巨大转变,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 一、溥仪生平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