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畅历史人文网
首页 > 历史故事 > 1999年3月21日世界诗歌日设立

1999年3月21日世界诗歌日设立

教科文组织在每年3月21日庆祝世界诗歌日,目的是为了推广诗歌这一优美的文化形式的创作、阅读和出版。1999年在巴黎举行的教科文组织第30次大会决定宣布3月21日为世界诗歌日。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节日简介

自1999年开始,每年的3月21日成为教科文组织选定的“世界诗歌日”——无论民族、无论肤色、无论年龄,凡是热爱诗歌、创作诗歌的人们,都将每年的这一天,视为全世界诗人自己的节日。教科文组织确立“世界诗歌日”,目的是希望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的各项诗歌活动提供一个契机,进而能够带动人们开展不同层次的诗歌运动。

同时,“世界诗歌日”的出现,也有利于小出版社进入图书市场以及年轻诗人作品的出版;有利于人们回归吟唱传统;有利于诗歌通过“和平、非暴力、容忍”这样的主题活动,与戏剧、舞蹈、音乐以及绘画等艺术形式开展对话、拉近距离;有利于诗歌摘掉“过时”的帽子,让全社会重新感知和认识诗歌的价值。

根据教科文组织的决定,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支持通过诗歌表达语言的多样性,并让濒危语言有机会在其社区内得以听到。此外,这一天也是为了支持诗歌回到诗朗诵的传统,促进诗歌教学,恢复诗歌与戏剧,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之间的对话,支持小型出版商和在媒体上创造富有魅力的诗歌形象,使诗歌艺术不再被视为是一种过时艺术,而是一种当今的艺术形式。

教科文组织鼓励会员国,与地方和国家级的全国委员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共和机构(学校,市政府,诗社,博物馆,文化协会,出版社,地方当局等)积极参与庆祝世界诗歌日的活动。

背景信息

当今世界上存在着没有兑现的审美需求。如果其人际沟通的社会作用得到承认,同时它仍然是调动和表达认识的一种手段,诗歌能够满足这一需求。过去20年来,许多会员国对诗歌的兴趣明显复苏,诗人的人数也有所增加。这是社会的需求,它触动年轻人返回他们的根基。当外面世界无法抗拒的使他们远离自己,诗歌是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一种手段。

此外,随着公众越来越欣赏由诗人自己朗诵的诗歌晚会,诗人们作为个人扮演着一个新的角色。社会对传统价值认识的转变也代表了对朗诵和演说作为一种社交结构的接受。媒体和广大市民仍然有拒绝认真对待诗人的趋势。因此需要采取行动,摆脱这个过时的形象,给予诗歌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在1999年10月至11月巴黎举行的第30届会议上,教科文组织决定宣布3月21日为世界诗歌日。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 778年3月1...
唐宪宗李纯(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一位皇帝(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762年5月3...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
汉代历史故事 618年4月1...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
经典历史故事 601年3月1...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齐国公长孙晟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太尉长孙无忌同...

强力推荐